行业资讯

国内创投机构出海“觅食” 印度成为投资热土

2018-09-14 15:02

虽然国内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出海投资已不是新鲜事,但在今年募资和投资环境双双遇冷的情况下,创业投资机构海外“觅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据记者了解,近期多家VC机构都在关注海外创业市场,还找到了自己心仪的项目。

“近年印度项目还挺火,我们也投了一个。”某VC机构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国内募资环境不好,好项目也不多,因此许多机构在国内的投资都有所收缩。“以后不排除会去海外募资,直接投海外的一些项目。”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发现,在中国众多投资机构的海外“购物清单”里,印度成了近一两年的热点。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印度有着很多中国的影子,且近年许多在中国被验证的模式纷纷落地印度,给资本提供了不少优质的选择。

然而,无论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异地创业投资都会因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隐藏风险,“淘金”的同时还需兼顾“排雷”。

国内多家机构

赴印度“觅食”

9月3日,印度OTA平台HappyEasyGo宣布完成由韩国KIP领投,清科创投、三星集团、翊翎资本、融翼红叶跟投的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清科创投主管合伙人袁润兵表示,印度拥有巨大而年轻的人口基数,OTA市场增速快,跟十几年前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前处于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期,能够先行获取有付费能力的流量人群就能拥有占领制高点的优势。

据了解,目前包括启明创投、晨兴创投、鼎晖投资、零一创投和兰馨亚洲投资集团等国内知名风投基金都正在寻找金融、教育技术、电子商务、内容和网络分类广告等领域的印度创业项目。鼎晖投资的新兴市场基金负责人马晓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鼎晖投资将专注于B轮和C轮投资,将投资那些已经证明了的自己的商业模式、引领垂直市场、需要资金以实现更快增长的公司。

零一创投的印度投资负责人Amit Jangir也表示,今年零一创投可能会进一步投资金融科技、教育科技和内容创业公司,投资额从5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不等。

“这届印度政府很重视创业创新,以制造业和初创企业为核心去开拓新的经济发展,所以对创业者给予了税费优惠和大力培养创业创新人才,还举办了很多高校创业大赛。”在印度创业的万洪告诉记者。因此,印度市场除了长期扎根的美国、中东等国的资本外,近些年还多了许多中国的资金,业内人士分析,当前,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又开始关注印度市场,印度创投圈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繁荣。

创业者:发展中的

印度蕴藏无限商机

“现在印度的移动通讯和互联网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一些中国企业也瞄准了时机,陆续进入印度市场,并且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华为工作了十年的万洪,由于外派印度工作五年,对印度的文化、制度等都非常熟悉,2015年初,他萌生了自己出来创业的念头。

做了一番市场调研后,万洪发现,印度的大学生很难买得起智能手机、笔记本等这些在中国大学生中早已普及的电子产品,但他们又有很强烈的需求和消费欲望,在研究了中国分期电商分期乐的模式后,结合印度国情,万洪在印度创办了印度版的“分期乐”——KrazyBee。“我当时在印度高校做调研,学生、教授、校长都是开放和接受的心态,这个模式很受他们的欢迎。”2016年初,KrazyBee获得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分期乐领投,险峰长青以及专注印度的美元基金Cyber Carrier跟投,2017年底还获得小米、顺为资本的战略投资。

据记者了解,这几年有许多在中国已经被验证过的模式纷纷在印度落地,包括移动打车平台、外卖平台、移动支付、OTA平台等等,给当地人带来许多生活的便捷。在许多创业者看来,如今的印度市场在新经济领域是一片“蓝海”,他们愿意做这块土地上的“拓荒牛”。

“实际上,印度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有一千多万,就业是个很严峻的问题,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或者中国创业者的进入,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万洪说,KrazyBee进入印度校园后,就给学生带来很多兼职和创业的机会,学生的反应也非常积极。

从“Copy From America”到“Copy From China”,印度近些年的创业生态也发生了改变。“我带过一些印度的朋友到中国考察一些创新模式,他们对复制中国模式的热情都比较高涨,认为参考性更强。”万洪说,虽然印度和中国也存在很多差异,但在这届政府的强有力推行下,印度全国在金融、税法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统一,更有利于让一些得到验证的创新模式在印度落地。

当然,毕竟是异地创业,少不了文化和制度上的磨合和阻碍。万洪介绍,印度的宗教文化、等级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与中国有较大差异,另外,印度人还存在“时间概念模糊”、无法直接说“不”、“过度承诺”和“不兑现”的问题,这些都会给工作带来一些困扰。“在这里创业必须心态开放、求同存异,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了。”万洪说,在印度创业,要把公司管理和客户开拓与管理都交给当地人去做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

“中国人+当地人”的团队成投资标配

观察许多被投的海外项目可以发现,这些项目的创业团队大多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中国创业者与当地创业者相结合,这种组合模式几乎成为投资机构“出手”前最大的考量。

“我们投的话,有个要求就是,产品和技术团队在中国,运营团队要在当地,因为当地人更加了解用户的心态,能更好地做市场推广。”梅花创投合伙人张筱燕表示,从投后管理来看,纯外国的团队后期管理起来很难,沟通成本很高,但纯中国的团队又没法熟稔当地市场,所以二者结合起来是最好的。

“我们最重视印度市场,因为印度跟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很像,目前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有了阿里、小米、OPPO等这样的“先遣部队”,梅花创投等一批VC机构也开始跟着进场,“现在印度市场的获客成本是比较可控的,相比之下,欧美市场的获客成本就很高,中国的一些模式在欧美市场发展会比较慢。”张筱燕说。

对于海外投资地的选择,张筱燕指出了三个考虑的因素:第一,市场是否足够大;第二,当地的创投环境是否活跃,因为后续需要有其他投资机构跟进;第三,当地的基础设施是否比较完善,比如支付工具、智能手机保有量等。“看了一圈后,我们还是会重仓印度。”张筱燕说。(记者 卓泳)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