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Information

A股持续下跌 PE退出的哀伤与对策

2018-10-15 16:33

A股跌破2638点后,曾经奔放的次新股出现大面积破发,与此同时,待转板的新三板企业也纷纷暂停或终止IPO申请。在交投困境下,围绕产业资本助力企业发展及上市的投资逻辑也开始进入退烧后的反思之中。

创客被金主盯上,幸福之余也暗藏危机。资本的促使因商业模式同质化复制的企业多数遭遇颗粒无收之困境,而那些拥抱资方创投生态并虚心“拜师”的创业者似乎真的笑到了最后。

下跌之痛向创投圈传导

自A股在10月11日跌破前期低点2638点之后,不仅是机构、股民,就连押注上市获利退出的PE也开始黯然神伤。一位主做Pre-IPO项目的PE投资总监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诉苦道,刚与投资人签完延期退出协议,“估计又要陷入跟投资人的协商中了。”

市场冷清,留给LP的只有等待,然而,曾经BP中炫彩夺目的故事到底能否变身高回报,至少在目前看来依旧是个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进入2018年,不论主板或新三板,垂涎资本的企业不少,喝庆功酒的PE却不多。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12日,系统收录的170家次新股中,有36家已“破发”,其中跌幅最大的是金创集团,自今年2月27日上市以来,区间跌幅已近58%,即便是跌幅最小的中曼石油也为0.57%。

在资本蓄势待发的新三板,情况也不容乐观。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0月12日,在拟提交上市申请的137家企业中,已有6家企业中止IPO申请,甚至已经有58家企业彻底终止审查,其中包括自愿放弃IPO申请。一位从事风投的人士在同记者交流时表示,二级市场的持续下跌,已经带给一级市场非常大的焦虑传导,“即便上会也不一定能通过,上市了能有几个涨停板也是未知数。”他告诉记者,企业上市心切,但投资机构追求稳妥的退出收益,有时候不得不协商拟一份所谓的“调整上市计划”材料,就暂停申请IPO进程,只求能赶在行情好的时候再上车。

然而现实很骨感,在大盘跌出历史新低之后,已经进场的资本已在调低心理预期,而准备进场的资本也开始反思惯性投资下的得失。

创投界的热嗅觉亟待调整为认清现实的冷思考。正如一位投资人士向记者所说,“双创”开始时,很多投资机构经验不足,为的只是把钱募来后尽快投出去。“这种唯KPI论的投资风气注定使得创投泡沫日益增大,很多劣质项目注定告吹,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机构试水垂直投资

对投资机构而言,时下纠结最多的当属“还能怎么投?”记者寻访多位投资界人士,他们纷纷表示,对整个PE行业来讲,对未来的信心是有的,关键是要调整当下的投资逻辑,提高命中率。

事实上,投资人的谨慎并非没有道理,在资本逐利的驱使下,创投机构的钱理应想好未来变现的出路。然而实际情况是,创投资本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过渡中,想要尝到甜头似乎变得越来越难。

来自清科研究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外创投机构共新募集261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同比下降38.0%;而在退出方面,2018年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退出市场共发生271笔退出交易,同比下降64.8%。

募资难、退出更难。可见,当下投资生态结出的果实并不丰硕,反倒是折射出资本在未来退出路上的种种隐患。这也迫使投资机构开始有针对性地对投资领域施行精益化改良,一改往日的多行业“散弹法”投资,尝试对特定领域精雕细刻。

深圳市赛格创业汇有限公司众创空间总经理陈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园区内孵化的项目在对接资本扶持的时候,发现很多VC或PE开始对口找项目,一些在他们看来技术过硬的项目可能在部分手握重金的GP面前,就因为对项目不熟悉而索性被拒。“这与前几年资本对风口项目簇拥而上不同,时下的资本更为谨慎。”

陈锷反映的创投现状在圈内定义为机构的“垂直”投资逻辑,就是只对看透的公司或行业进行投资,对不了解的行业“宁可错过,不可做错”。据他介绍,国内的赛马资本、松禾资本等机构均已开始垂直投资探索。究其原因,陈锷的切身体会是“信息不对称”,拉开了创客、投资人之间的信任鸿沟,酿成创投遗憾。

垂直创投渐成创客教练

一位新媒体创客在同记者交流时表示,他们在BP中写明了核心诉求是推广费用支持,但实际路演下来,投资方抱怨最多的就是没有核心受众,粉丝数量成了“硬伤”。“但在初创期,我们也很难吸粉,真心想让他们帮我们做推广的同时打造核心受众体系,培育用户忠诚。”可见,在投资人日趋谨慎的当下,创业者要想得到实际融资,光靠嘴是不行的,理应有驾驭技术和变现的实力,即便没有,也需要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为企业赋能。

在目前的垂直投资领域,很多机构在扎实理论的前提下,已向特定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调研和深度合作,成为GP中兼具投资、推广、生产与经营的多面手。而这也逐渐成为很多创业者争相“抱大腿”的机构。在他们看来,看重的并不仅仅是钱,而是这些机构背后的资源。

深圳一家专攻机器视觉项目的创业公司,就得到了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的垂青,在双方的合作中,投资机构在天使轮就对其“输血”,不仅如此,该机构还凭借其与国内富士康、OPPO及VIVO等厂商的合作关系,帮助该公司进行产品生产和推广,使得公司在一年间迅速壮大,成员也从3个人升至40多人,且实现盈利。值得关注的是,这家知名创投本是专攻Pre-IPO项目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正是机构在视觉硬件及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深厚的投研底蕴,才使得公司从一开始就被他们看上。

事实上,这也正在成为创业者梦寐以求的合作伙伴。前述新媒体创客坦言,光靠烧钱,企业或许只能跑到中间的成长阶段,而要撑起千万级别甚至上亿估值的项目,就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

可见,时下投资机构向垂直领域纵深所拓展出来的产业链优势,已经在吸引创业者从“等投资人”向“找投资人”过渡。垂直投资的逻辑也使得原先那种跟风式的投资逐渐向“教练式”投资过渡。国务院国资委商务发展中心广东省办主任周甸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练式风投核心优势就在于熟谙特定行业,有效降低风险的同时还可以打磨团队。“很多中标企业的技术、模式和团队本身就与投资机构的业务高度契合,因此投资人愿意为生态圈加码,扶持企业发展,甚至助力其上市。”(记者 李蕾 实习记者 任飞)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